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文明花开满雄关——嘉峪关市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综述
来源:欧宝体育安卓下载    发布时间:2025-06-11 19:52:08

  原标题:文明花开满雄关嘉峪关市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综述

  1995年,嘉峪关市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2017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2020年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2025年5月23日,喜讯再度传来:嘉峪关市顺利通过复查,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骄人的成绩源自不懈地努力。近年来,嘉峪关市紧紧围绕“两区一城一地”发展定位和打造“六个典范”目标任务,以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水平为统揽,带动各项创建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城市的颜值更靓、气质更佳、魅力更足,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社会文明风尚持续提升。

  “街道干净整洁、道路四通八达、环境慢慢的变好。”文明城市的成长和成熟,离不开靠前的顶层设计和完善的制度保障。

  2024年是全国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承上启下的一年,为更好应对文明创建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导谋划部署下,嘉峪关市制定《关于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助力打造民生幸福典范的实施方案》,搭建新的组织机制,为创建工作注入崭新力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全程指导文明创建工作,相继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全市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培训会等,先后调研7次、批示11次,不断为城市文明提升问诊把脉、开药出方。市委常委、各副市长等市级领导结合分工、齐抓共管,给予创建工作莫大支持。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联合成立督查组,有效传导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积极谋划创新文明创建工作举措。街道、郊区、公安、城管、住建、市场监管、文旅、教育、房产、环卫等部门认真履职、主动作为,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创建工作格局。

  全市深入践行精神文明建设是为了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宗旨,从点滴细节入手,把文明创建与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惠民实事相结合。

  2024年,财政支出的80%投向民生领域,高质量办成21件省市为民实事。全市提前半个月供暖,2次被央视新闻报道;连续30年开展绿化年活动,绿化覆盖率达到41.05%;富强市场、雍和市场等老旧市场设施更新、违建拆除;城市照明、交通信号灯加速更新,充电桩、快递柜等便民服务设施科学布局;入围新时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百强榜,连续两年获评新华社“最具幸福感城市”,连续三年被人民网授予网上群众工作“民心汇聚奖”通过深入推动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的各项民生工程,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全市创建工作突出常情常理、精细精准、可感可亲,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方方面面和群众日常生活感触最直接、最深刻的问题,靶向瞄准、精准施策,以专项整改促提升,用心用情办好群众日常有感的小事实事,不断的提高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让每一个群众都放心、顺心、暖心。

  优化小区治理。积极打造社会治理典范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持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部门协同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加快实施老旧小区和社区服务中心改造提升,持续推进“社区花园”“口袋公园”“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非机动车充电端口等建设,2005年以前建成老旧小区改造基本清仓见底。整合重组物业企业,打造“红色物业”品牌,实现物业服务一体化。街道、社区、物业等紧盯居民小区环境卫生、公共秩序、不文明养犬、私搭乱建等明显问题,开展拉网式巡查检查,改造提升西域花园、益民小区、广汇小区等,居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生活更方便快捷舒适,“嘉和善治”社会治理品牌持续擦亮。

  整治集贸市场。市创城检查组会同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采取“5+2”、“延时+错峰”、“城管+数字”多元化管理模式,对集贸市场和周边开展多轮次、滚动式督查检查,划定严管街、严管区域,就规范摆摊设点、市容环境秩序等作出进一步要求,发布《关于流动摊点归行入市的通告》,引导流动摊点经营人员进入市场规范、合法经营。加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力度,检查覆盖率100%,持续巩固提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

  改善交通秩序。公安机关制定《深化美好家园建设助力打造民生幸福典范工作方案》,在11条主干道设置严管路,对29条主次干道停车泊位做全面整治。并召开共享自行车有关问题推进会,督促共享自行车运营商精准设置电子围栏,集中清理破损、无牌照共享电动车3000余辆。修建标准化公交站台34个,提升改造街巷道路6条,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大幅提升。

  优化人居环境。加强城区道路清扫保洁精细化水平,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85%以上;做好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加强对背街小巷、未硬化区域、临时交易点等重点点位卫生保洁;制订城市公厕品质提升行动方案,重点区域30座公厕实行24小时开放;积极地推进垃圾分类,204个物业小区更换配备分类垃圾桶2400组,被确定为全省2025年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文明创建,擘画幸福美好嘉峪关新图景”“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丽雄关”“使用公筷文明用餐健康你我”整个城市街头巷尾,公益广告和文明标语随处可见,营造了浓厚文明氛围,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文明有礼、奉献友爱成为群众的行动自觉和城市的靓丽名片。

  深入贯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着力推进“好人之城”建设工作,全市选树中国好人、甘肃好人、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文明家庭等517名(户)。积极改进创新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用各类文明细胞持续滋养城市文明。酒钢集团公司、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等驻嘉单位,彰显国有企业风范和城市“主人翁”角色,通过“万人清洁”活动和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投身城市文明建设,不断用“铁山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八棵树精神”充实发展嘉峪关城市精神。

  坚持利民惠民,积极守正创新,保持常态长效,不断激发创建动能,提升创建质效。常态化开展“美丽雄关、万人清洁”“我们的节日”“书香雄关、全民阅读”等主题实践活动,2万余人次参与文明交通劝导、“美丽雄关、万人清洁”志愿服务行动。持续深化“德耀雄关身边榜样”道德讲堂、雄关大舞台精神文明专场等主题活动,将城市文明小课堂融入乡镇社区公益电影放映,电视、微信等持续推送《文明雄关大家谈》《文明小剧场》等系列短视频。积极开展“争做文明有礼雄关人”有奖问答,《市民文明礼仪手册字帖》中小学生人手一册,向广大市民群众分发《我爱我“嘉”走进全国文明城市嘉峪关》宣传册15万份、文明城市主题手提袋等20万份,有效引导群众参与文明创建。制作刊载公益广告、景观小品5000余块,倡导文明礼仪、文明餐桌、文明上网、文明观演、移风易俗。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健全完善“点单+供单、派单、接单、评单”工作模式,“孝老饭庄”“道德储蓄”“你的银丝我的牵挂”等文明实践特色项目及“建设姐姐”“铁大叔议事团”等志愿服务品牌持续引领社会风尚、服务广大群众。2024年,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文体活动、科学普及、关爱帮扶等文明实践活动3000余场次。

  以典范之名,赴文明之约,创幸福之城。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是嘉峪关发展历史中的又一座里程碑,凝聚着全体市民的心血与汗水,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进步与成长。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改革之年,也是嘉峪关市打造“六个典范”、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一年,站在新的起点,嘉峪关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传承文明、开创未来,全面落实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要求,持续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助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市容环境、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效能水平,让更多高质量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惠及城乡基层、造福千家万户,为加快建设“两区一城一地”,聚力打造“六个典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峪关崭新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

返回列表
上一篇: “飞鸟方案”再启航九毛九西北菜暖心看护山区女童生长
下一篇: 台湾养老金准则和大陆养老金准则比照一
回到顶部